设为首页 电影唯品读(Dywvip.Com),分享国内电影的观点与解读!!
当前位置:主页 > 微电影 > 正文

静坐听雨无畏,无问西东求真

时间:2018-05-15 11:2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 无问西东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网评两极分化。影片立意颇高,片名取自清华大学校歌中的一句 器识为先 文艺其从 立德立言 无问西东。《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穆叔与宣子讨论什么是古人所说的“死而不朽”。穆叔认为,显赫的家世不能称为不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故片名大致意思是要做不朽的学问,应当超脱传统的东西方学问的界限,表达了清华人要做世界级学问的信心和豪情。引申至今,是做人做事也应当立德立言,追求死而不朽的境界,人生的选择也应当无问西东,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

  ? 可能是因为立意太过宏大,毕竟清华校史灿若星河大师辈出。又可能是因为此片属命题作文,作为清华百年校庆的献礼之作,背负的精神内核实在沧桑厚重。甚至因为影片涉及的历史有部分敏感题材,差点通不过审查成为禁片,13年便可上映的电影因此推迟了五年才登上荧幕。以至于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并不能算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这也是网评两极分化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导演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避免让这部电影变成一部清华校史纪录片,我相信李芳芳说的她是怀着信仰在做这个事情的,因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多少都会有一些失落,而这位北大导演通过给清华献礼的这部影片,告诉所有的年轻人,不要害怕,不要失落,无问西东的精神是不分时代的,是珍贵的,是有价值的。

  ? 1920年代,吴岭澜在求学期间,国文英文满分,物理无列,梅贻琦问他为何在文科方面有如此天资却要学习实科,他说只因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梅校长则说,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不过只有这些日子。吴问什么是真实。梅校长缓慢地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十几年后,吴岭澜成为西南联大的先生,他对学生说,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 我个人特别喜欢吴岭澜的故事,因为高中时期自己也是文科成绩特别好,却学了理科,而且思索生命意义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思索人生,去思索世界,也花了很多精力去读书,去写作。时常怀疑自己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毕竟如今这个时代,思考人生都已经成了一个段子。鲜有人去思考我为什么是我,我的三观如何建构的,我的一生要如何度过。注意,我说的是我的一生要如何度过,而不是这个社会上看起来不错的人生是怎样的,太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于是把别人觉得不错的当作是自己想要的,久而久之,便活成了麻木的机器。所以吴岭澜对学生的这番话也给了我答案,让我知道我思考的这一切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能让自己一直保持清醒,是一种潜意识里的,不愿意被悄无声息的溶于社会染缸里的抗争。是一种身不由己却也要为自己的独立人格划出最后净地的坚持。这是一场苦行,因为孤独异常。这也是一场盛宴,因为心灵烟火漫天,不断撒向灵魂深处。



  ? 1930到1940年代,西南联大时期,校舍简陋,下雨时雨声很大,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课,于是老师在黑板上这下四个字,静坐听雨。抗日战争爆发,炮火纷飞,就连校舍都没有了,空袭来临时的防空洞里,山沟里,依旧是不动声色讲课的老师和认真做笔记的学生。当空军学校来招收飞行员时,本答应母亲不参军的沈光耀看到被炸毁的教室和被炸死的同胞,毅然决定参加空军,他们说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而是整个国家都危亡了,我们要去当兵。训练时他经常绕远路将一些空军物资投放给饥饿的难民和孩子,那些从天而降的降落伞带着食物和希望,给了孩子们一个最美好的梦。当归队时因为这件事被教官惩罚,他大声喊出空军学校的教官在招收飞行员时所说的一段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后来他为了保护同伴的生命,驾驶飞机撞向了敌人的军舰,他最终没有做到对母亲的承诺,年轻的他离开这个世界,却是忠于自己的内心,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力量和勇气,是整部影片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沈光耀,就是当年在云南的山洞外听过吴岭澜讲课的其中一个学生。

  



  ? 1960年代,孤儿出身的陈鹏,学习成绩异常优秀,尤其在物理领域天分很高,有一次和同学王敏佳、李想一起去看望中学老师,无意偷看到老师被师母打骂,王敏佳十分替老师不平,于是和李想偷偷拓字写信警告师母。后来东窗事发,师母带人找到了王敏佳,她承担下所有的责任说这封信是她一个人写的,在那个集体主义年代被扣上了婊子破鞋的帽子,批斗时差点被众人打死,几乎毁容。李想为了得到支边的名额选择了明哲保身,因王敏佳的事情而不安一生,在支边时将食物全部留给一对夫妻,自己葬身雪地。陈鹏则救了王敏佳,毅然带着她回到云南的小村庄,他对王敏佳说,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后来陈鹏作为核物理专业人员去了大漠参与研发原子弹,而王敏佳在云南的小山村隐姓埋名过着平凡人的生活。而陈鹏,就是当年沈光耀空投物资时救活的孤儿中的一个。

  ? 于文革这种敏感时期,这种集体疯狂的时代,他们依然保持清醒,保持善良,陈鹏能于众人唾骂厮打王敏佳的时候,选择保护她。李想在没有保护到王敏佳的悔恨中坚守善良,救了另外的一对夫妇。清华人也不是不会犯错,也不是没有平凡人的懦弱,但他们也一直坚守很多人坚守不了的底线。这就是无问西东精神的重量,在他们心底都扎下了根。

  



  



  ? 21世纪,身为企业高管的张果果,在做奶粉公司的提案时认识并资助了四胞胎的父母,然而前同事Robert说他曾经救助过一个孩子,可是后来孩子的父母又要求解决工作和住房等等,没想到本以为只是救一个孩子,却认了一门亲戚。结果让张果果犹豫不绝,两个星期躲着不见四胞胎的家人。直到他父亲在李想的墓前对他说希望他做自己喜欢的、开心的事之后,他终于不顾世俗和所谓可能的后果,面对自己的内心,看到四个小生命的时候,他是快乐的。后来他在职场的尔虞我诈中被利用,也没有什么解释,片尾张果果的一段独白便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答案吧。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 李想当年救的那对夫妻,就是张果果的父母。

  



  ? 四个故事不停的倒叙插叙,跨越百年,却又有共同的内涵,勾勒出不同时代的清华人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不盲从,有坚持。他们的爱与风华,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敢勇,只问初心,不问西东。

  ? 我们生活的时代,节奏太快,没有人关心你在做什么,你在坚持什么,人们只看得到荣华的表象,为了得到这个表象,可以做很多很多违背本心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好人要比做一个没原则的人付出更多的代价。可是做什么会让你真正开心,你要问清楚自己。

  ? 我无意抨击任何一种合法人生观,但我欣赏无问西东的人生观,不一定会引起所有人的共鸣,但是有这么多人关注,有这么多年轻人去理解去探讨,我就觉得这种精神是跨越时代的,一如百年前梅校长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没有因为时间而褪色,依然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 一生太短,一瞬太长,我们哭着醒来,又哭着遗忘。是的,一生太短,甚至百年清华用一句无问西东就可以概括。一瞬太长,吴岭澜遇见泰戈尔的那一刻、沈光耀死去的那一刻、陈鹏救起王敏佳的那一刻、张果果在医院看到四胞胎的那一刻,成为了他们生命里永恒的瞬间,而他们身上闪烁的人性之光,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

  ? 如果提前了解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这是片头片尾都出现过的一句话,而答案就是片名,无问西东。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