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外卖小哥的“送餐权益”谁来保护? 【猫眼看人】
时间:2018-04-13 16:0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次
一位外卖小哥,送完餐返回时被困电梯,获救后第一句话竟是:“还好饭菜已经送给客人”。按照当事者的说法,延迟送单会扣钱,另外还会影响当月的业绩数据,总之就是不能轻易延迟送餐,本来就是挣点辛苦钱,轻易经不起扣钱的折腾。我相信外卖行业的服务条款中,应该是有因为不可抗拒因素送不到外卖,对外卖小哥有特别的保护。但从这件事中看,外卖小哥本人是没有这种意识的。也说明在很多时候,有条文只是一种标配,施行与否那就不一定了。由此也可以印证,像送外卖这种低门槛的职业,从业者的权益往往是会被忽略的。尤其,在我们这种充满贵贱观念的社会里,基层服务者的尊严多数会被忽略。至于权益方面的事情,更是有条文而没实践,形同虚设。说到底,服务者的门槛低,就造就一种不被当回事的惯性逻辑。不管是被服务者,还是行业的直接运营机构,对这些低门槛的服务者,都没有很认真的对待意识。从称呼上我们也能有所感知,如“小哥”、“师傅”、“阿姨”这些叫法,很多时候人们几乎不看年龄就直呼。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送外卖,很多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叫“外卖小哥”。坦白讲,人家儿子可能都比你大,你却一口一个“外卖小哥”,真他妈够幽默。可惜,这些很不正常的事情,却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世道里缓缓的运行着。绝大多数日常里,人们不去多想,不去深思,不去回望。也就毫无半点违和感。一旦某一刻停下来,就会明显发现很纷乱无序。就如王小波所说:“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是一块肉”。如此想来,真是令人感到很惊悸。事实上,“外卖小哥”是有归属的,既然送外卖是一个行当,它总有机构在运行。只是平日里“外卖小哥”早已习惯被边缘化,就算真发生什么事情还是需要自己去承担。说到底,这其中所反映的是赤裸裸的不安全感。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被服务者的感受越来越会被优化,这在我们的日常里会很明显的感受到。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看到服务者很卑微的样子。“外卖小哥”成为新闻话题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被骂的、被打的、被轻视的、被下跪的,如果细细追寻记录,大抵可以写一本《外卖小哥的耻辱史》。很多人问我,底层服务者那么多,“外卖小哥”为何就能频频上头条。实际上,这跟我们日常的直接感官意识有关。很多基层工作者,如果不出大事情,是很难受到媒体关注的。“外卖小哥”就不一样,日常的饭点满大街都是奔波的身影,自然就会让人产生同理心。于是,有关“外卖小哥”的事件,人们都会先入为主,选择加持而非妄议。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舆论上人们疼惜外卖小哥,可一旦成为被服务者就瞬间严苛满满,一点情面不讲”。那些往日里的“不容易”和“风吹日晒”,瞬间就变为“服务差”和“必须投诉”,这真是个双面胶一样的社会,让人难以琢磨。不过,再怎么样,很多事情还是需要有所保护的。如果一个社会里,底层服务者的基本权益都无人理会,大抵想吃到准时又热乎的外卖,也会慢慢成为一种渴求。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舆论上的“心疼”,更需要的是实际的行为和相关的条文给予加持。只有如此,“外卖小哥”才不会提心吊胆,才不会带着情绪送餐,才不会给你甩脸子。说到底,脸都给够,权利给满,你还愁一餐热乎的外卖那么难等吗?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内容
- ·[原创]打几个呼噜,就算是醒了? 【猫眼
- ·央视:应弘扬以植物性为主的传统膳食!
- ·[原创]尤德才:国企为什么要“混改” 【
- ·一半是团聚,一半是死别! 【猫眼看人】
- ·[原创]宜宾李庄 【猫眼看人】
- ·女画家与一只小狼 (感人至深的视频) 【猫
- ·我在【澳大利亚】的退休生活! 【猫眼看
- ·社会我杜哥:杜牧为何敢抢上司女人 【文
- ·[原创]三个运动场,三只狗,两种命运。。
- ·[原创]我是一名锁匠,请问如何移民? 【
- ·中国“象牙女王”坦桑尼亚被控走私近两吨
- ·也说南北买菜之差异 【文化散论】
- ·造孽者的摇钱树
- ·[原创]外国人看完三国演义,起名
- ·孕妇喊疼想剖腹产被家属多次拒绝 后跳楼
- ·[原创]谎言-"中科院抗癌药能精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