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电影唯品读(Dywvip.Com),分享国内电影的观点与解读!!
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资讯 > 正文

满洲风云 【猫眼看人】

时间:2018-04-13 16:0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二次修订,故事名字由《满洲风云》改为《满洲帝国的子民》从本楼185页2772楼开始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1845830&boardid=1&page=185&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小编:好像大家喜欢关于早年东北的一些文字,也是这么多年了少有这些东西。转帖过来老夫很久前阅读过的小说,供大家消遣。不知道能否放行,并不转到其他坛子。如果此贴得以放行,有看了喜欢的回帖时,别忘了向小编致谢。原贴很乱,老夫边整理编发,还要把东北俗语给大家做下“翻译”。但不敢保证把错别字都能改过来,因为老夫小学语文就不咋地!诸位权当消遣,就对付着看吧

满洲风云

楔子1933年的11月中旬,离小雪还有三天,但温林城内,已被刚刚下的一场大雪,给覆盖的严严实实,雪白一片。四周城墙把小城围个严严实实,北风又将地上的雪花卷起,弥漫在城内街巷的半空。天已经黑透,满地积雪被月光映照着,小街道路显得格外的清晰。晚饭时分,金植拎着大牛皮旅行箱,黑色大衣立起的黑绒毛领裹着皮帽,外面一条浅色围巾连同大衣领和大半张脸都缠上了,围巾和睫毛上都让凝聚的哈气快给糊满。马靴踏着小街上没过脚踝的积雪,踩得地上“咯吱咯吱”作响。来到袁家大院门前,砸开了大门。袁家大院是袁卓福家的宅院,占了有近一垧地(近10,000M2)。袁卓福改“靳家烧锅”为“袁家烧锅”那一年的年初,把原来靳家宅院后面(北面)一家的宅院,连同旁边(西面)南北开门的两家宅院给买下了,四块宅基打通后,整体重新翻建的。2M高的院墙,至今仍是城内最高的。和城墙一样的是青砖,但用的是普通标准砖。3吋厚红松板材大门,漆成了暗红色,开在南墙的中间。正对大门是坐北朝南,跨度7M、总长46M,一共九间的正房。正中央是一间6M宽的大堂屋,东西各有5M跨度的四间屋。在大堂的东西间壁墙靠近北山墙处,各有一个通往东西房的侧门。东西两边的屋子格局基本一样:从西面间壁墙的侧门进去,是一条不到2M宽,有三间房跨度(大约15M)长的“穿堂(东北俗语:走廊)”,走廊的尽头是个和堂屋西间壁墙侧门一样的房门门,进去便是这趟正房最西头的屋子,大小和堂屋一样约有30M2,这是袁卓福家的厨房。不过这间厨房,也和堂屋一样。在南墙上还有一个直通大院的门,只是门比堂屋的窄一点,是方便到院子里取柴禾的。在走廊的中央的南间壁墙上,有个门进去,是西面剩下三间位于中间的屋子。其实也是从堂屋算起的西屋的第二间,这是袁卓福家的餐厅,两侧间壁墙上各有一个门,挨着堂屋的一间,屋里一铺大炕,是袁卓福和媳妇的卧房。袁卓福的老丫头小颖和大儿子袁鹤运的闺女兰子,和老两口一起住;挨着厨房的一间,屋内一铺大炕,是袁鹤运儿子袁殿仁和大翠儿子靳文鹏的卧房。从东面间壁墙的侧门进去,也是一个不到2M宽,有三间房跨度(大约15M)长的穿堂,走廊的尽头是个和堂屋西间壁墙一样的侧门,里面便是正房最东头和堂屋一样大的屋子,屋内一铺大炕,这是袁卓福家两个老妈子住的房子。在走廊的南间壁墙上,只有中间的房间没有门,挨着堂屋的门进去,是东屋的第一间,在东间壁墙上,有个门进到东屋的第二间,屋里还是一铺炕,这是闺女大翠的卧房,只有闺女和女婿大飞住在里面。剩下东屋第三间,就是紧挨着最东面老妈子的房间了,原来是大翠儿子靳文鹏的卧房,但他和表哥袁殿仁非要睡在一屋,就都去了西面吃饭那屋的套间去了。这间房子也就空下了。正房的东西各有一趟六间房的厢房,东厢房分成两套,每套三间,都是中间开门进屋,南北间壁墙各有一个门,进到南、北屋的。这是袁鹤运和弟弟袁鹤财两家的房子,哥俩的卧房挨着,两边有冷山墙的房间都是空着,堆放各家杂物用的。看门的伙计关绍禄不认识金植,赶紧低声下气的把他让进堂屋。大儿子袁鹤运就在昨天,卖给了“抗日义勇军”五匹马,被温林警务科查获,被抓起来给扔进大牢了。袁卓福整天都如热锅蚂蚁,束手无策。晚饭被闺女大翠劝着上了饭桌,一口饭没吃,就在那喝闷酒,连菜都没心思夹。半斤烈酒下肚,就又把几个月前金植盗马的事情想起来了。如果金植在马场给他喂马,就不至于让老大去看马圈,这秧子货更不至于让为了离开马圈回家享清福,急于把马全部脱手。心烦意乱的撂下筷子,在饭桌上当着全家,喷着吐沫星子又诅咒起金植。大翠没好动静的劝着袁卓福:“还是赶紧想法救老大吧!现在就是把那个王八犊子掘出来大肠头子,又顶啥用?!天越来越冷了,老大在里面不知咋遭罪呢……。”袁卓福瞪着被酒精烧得通红的眼睛,看着又在哭天抹泪的大儿媳五嘎,对着大翠刚要张口,伙计关绍禄慌慌张张的就闯了进来:“掌柜的,不好了,警察又来了……。”袁卓福听说又是满洲国警察登门,被吓得浑身筛糠,好半天才在大翠的搀扶下,强撑着颤颤巍巍的来到堂屋,进门就向端坐在太师椅上的金植作揖:“不知道长官……。”金植已经脱掉大衣,一身戎装佩戴着一条金线和一枚梅花星章警尉补肩章,宽皮腰皮斜跨着武装带,左手握着挂在腰带上军刀的刀裤“哈哈”大笑,右脚往左脚上一磕,向袁卓福微微一鞠躬,又抬起脸笑呵呵的问道:“大哥,这几个月你一直在骂我是吧?!”皮靴脚跟上钉的铁掌“咔”的一声脆响,袁卓福被金植吓了一跳,随即认出了他。惊异万分更悲喜交加:“兄弟……!”哽噎着抓住了金植的双臂,眼泪就流了下来……。尾随在袁卓福身后的五嘎,不由分说的抢身上前,拉住了金植的胳膊,带着哭腔央求起来:“求求你了,二叔呀,救救老大吧……。”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