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一座豪宅最终建成了烂尾楼 电影唯品读
作者:浮云/乱云
? ? ? ? 《海边的曼彻斯特》终于登陆内地大银幕。自去年来,它是唯一一部进入大陆公众视野/微信朋友圈的西方文艺/艺术片.其卖点是痛苦而非快感,口味清苦,浓烈如酒而不是甜腻的冰淇淋。从名字到故事,一水儿欧洲电影节的路数,让我想起几年前威尼斯金狮奖提名的热门影片《深海长眠》,甚至让在观影前,我都以为是英国的艺术片。
? ? ? ??观影之前,从观众反应和获奖情况我判断,这不是一部爆款(突破价值)艺术片,事实确实如此。? ? ? ??? ? ? ??? ? ? ?? ? ? ? ? ? ? ?? ? ? ? 整体看,这部影片是一部标准但不够精彩的文艺片,所以金球青睐、奥斯卡无获、3A不睬。影片男主角是个有着痛苦往事的普通中年男人;一配是男主角的侄子,从小相依为命的父亲突然病逝;乔的突然病逝其实是个典型的戏剧情景。那么按传统的戏剧标准,好故事应该是“侄子颓了、叔叔活了”;按好莱坞的话讲,哥哥的死就是核心激励事件,“好孩子”侄子应该由此变混蛋,而弟弟应该不得不由此从混蛋变成好人,克服心结,并实现从自发到自觉。而从欧洲3A电影节的艺术标准看,这部片子有一个标准的艺术片坯子:普通人、庸常生活、社会问题、精神伤痛、内心波澜,但“一座豪宅最终建成了烂尾楼”。
在精彩的激励事件全面进入后并完美叠加了主人公的心理障碍后,一个漂亮的问题呈现了出来:这样了,怎么办?
影片最后竟然讲成了一个是没办法,一个是不难办。
故事最大的问题是,男主角一直没有变化。他开始很颓,让你想知道为什么,中间告诉你颓得有道理(这部分精彩),但之后就是照旧颓。哥哥的死、侄子的困境、前妻的宽容、前嫂子的转变或推着他不得不行动,或与他擦肩而过,但都像鸡蛋砸在他坚硬的内心上,留下的只有一层浆糊,石头丝毫没有裂痕,如果说好莱坞看的是“石碎玉出”,艺术片就是“欣赏裂痕”,但这部影片什么也没有,在男主角身上时间是停止的,除了外貌。
如果说时间在男主角身上停止了,那在男配身上则是完成了跳跃,这是故事的另一大问题。
从开篇的海钓往事可以看出,乔、李兄弟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两两种男人,乔独自抚养孩子,让儿子得以远离不称职的母亲,照顾家人、管理游艇,虽然不富裕但藏品卖掉也够换个游艇发动机,在遗嘱里还给弟弟搬家费,显然是个心思细腻的暖男;而弟弟李则是个贪玩浪子(宣传上也把这部影片概括为浪子回头)。儿子帕特里克显然从小就很崇拜并依赖父亲,整部影片你可以看到,小帕特里克对父亲言听计从、很幸福开心,那么为什么,父亲的猝死,并没有让他比叔叔更加悲痛?青春期叛逆也好、母子分离也罢,影片完全无视,而这才是故事的关键点。也许是角色先天的缺陷太过明显:开始塑造的父子关系太美满,后来少年的侄子又太懂事——可以看出,侄子和叔叔完全不是一类人,李人到中年都还不善与人打交道,无论是对他有好感的女性、工作上的客户、酒吧的陌生人甚至自己的孩子,影片的故事时间不长,在包容度低的陌生人空间里他就两次动手打人,除了和侄子(还是因为侄子情商高,对叔叔一直礼貌克制)也没见他有一次与别人像样的沟通交流。而侄子帕特里克则乖巧懂事得多,整部影片除了一次和尸体冷藏相关的做作的情绪失控,他都很善于通过得体的沟通向所有人表达清晰的诉求、有效解决问题,可以说他是社交高手,所以在本地有极好的人际关系。他是学校人见人爱的帅哥、体育明星、音乐达人、两个女朋友和一堆朋友,这也是他不愿意搬走的原因。
但这些却使得面对父亲的猝死对他似乎不是什么难题,只需要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技巧罢了。其实他一直都在关心的是能不能保住自己完美的生活,显然,他最后成功了。
相比之下,前妻兰达的角色最为出彩,三个时期变化分明,最后的道歉和坦白令人喟叹。但这些并不常见的人性的理解和勇敢,反应在男主角的身上就是又一场的酒后胡闹而已,而且最后她向李传递爱时的场面简直是场独角戏,李表现得差极了!这本来应该是个“洪水决堤”的场面,这种直面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们只应该看到常人的基本反应逃走吗?
看评论也有人说“不反转的反转才是最大的反转”、“虽不圆满才是生活”,要看生活的本身,读新闻就够了,天灾人祸有都是,何必专门来电影院?电影是时空艺术,没有变化叫什么艺术?又不是《蓝》(加曼)。
可以说,这部影片之所以还算尚可,是因为它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设问——当你作为一个普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和《深海长眠》类似),但之后的回答一塌糊涂。
?
这也正常。即使在发达国家,目前的思想观念也已经很难对当下这样的社会问题提出全新的见解了,只能有待生产力的革新去拉动精神文明的突破。
?
最后说点专业的。这部影片最鲜明的特色是配乐,开场就是抒情的弦乐伴奏的大全景我其实很烦,艺术片最忌煽情,抒情就是煽情。前三十分钟基本可以概括为“发达国家平民的日常喜怒哀乐”;不过慢慢看出,原来所有配乐的画面都是在过去时,都是男主角的回忆!看明白了这个你就知道为什么甚至在火灾后男主角在警署受审的场景里,对话的同时配乐也没停,因为所有的记忆都是情感记忆,对男主角来说,都是哀伤的。
但后面导演似乎过于忧伤了。现在时的配乐第一次出现在追悼会上(搞不明白为什么分开,冻土无法下葬,宗教上必须先开追悼会吗?),唯一一次出现女高音独唱,抒情女高音。随后配乐就变了。首先乔出现的过去时段落不再有配乐,我可以理解为是甜蜜的回忆并不悲伤,但也有很多是火灾之后的记忆呀?现在时段却出现了配乐还是叔叔接侄子的过渡段落,打击乐的配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类似动作片的功能(我晕)。之后的一个抒情配乐段落出现在侄子和叔叔谈妥了今后如何生活后,白天走出房间,走过马路,拾起一根树枝,划过旁边的墓地的铁栅栏,然后走进墓地拜了拜,我在想,如果没有配乐,会不会反而更好?总之,看到最后,关于配乐的规律我彻底懵逼了,只能说原来导演的配乐是如此随心所欲。
?
我最喜欢的镜头是医护人员抬他精神崩溃的妻子兰达上救护车,本来简单至极的一个动作,工人可能以前不知做了多少遍,但在这里,此时此地,在我们的注视中(你注意一直是不远不近的全景哦)担架像被卡住了一样几次上不去,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槛,让你的人生道路,突然变得坎坷艰辛,个人命运的脆弱就是如此,可能不经意的、司空见惯的一个小小的什么,就能将你的命运完全扭转,让你堕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这个什么,可能是一次贪杯、一次怯懦、一个先天不知什么时候爆发的疾病甚至是一个小小的防火屏。
?
有一些画面和细节不可谓不美不有趣,比如透过乔家的窗子看街道,窗格分割了窗外的景色(这个镜头多次出现,但似乎是在乔的房间),通篇很多镜头都是隔着玻璃拍人,比如医院、警察局;比如李从头到尾的帅气、公寓水管工的遭遇(单身女房客和露黑蕾丝边内衣的熟女)、大侄子的青春荷尔蒙等,但佐料就是佐料,没有好菜,花边反而喧宾夺主。
?
最后讲几个没看懂或值得玩味的细节:
1、?????男主角去超市买食物,回来发现家里失火,当时是半夜。第二天白天来认领遗体,似乎手里还拿着那个袋子,而且心力交瘁时还交给陪同来的朋友,出这么大事,这点吃的还忘不了?(有人说是因为那是他家唯一剩下的东西了)
2、?????船名,我早就注意到乔船的名字,以为是帕特里克母亲的名字,你看别人家的船可以叫“我和狗”。后来墓地那场一个镜头专门交代应该是乔、李母亲的名字,什么梗?
3、?????李不喜欢侄子的第一个女朋友,棕发美女,为什么?因为她家是故人而另一个是陌生人?还是女孩阻止他在侄子面前和人斤斤计较哥哥尸体的运输费(大侄子在此表现出一贯地懂事和无所谓,老爸反正死了,走不走高速都一样,省钱很好;那睡不睡冰箱有啥区别?)?还是女孩在他面前只摆了自己和男友的早餐垫,自顾自吃早餐不管别人?还是女孩批评他他这时候还谈钱被他听到了?还是因为另一个女友的妈妈对他表现出热情和好感让他有所偏向?
4、?????乔的员工的老婆开始不喜欢李,在李去她所在船屋找临时工时她对同事说不希望再见到李,后来李酒吧打架,到她家治疗,伏在她怀里哭,她却显得很受用,之后他们一家就同意接帕特里克去住,还想收养他,为什么?
5、?????帕特里克的母亲的男友,一看就是正经人适合做丈夫,但一看就对帕特里克毫无兴趣,除了客套什么也没有,动作不多,演技了得,但贴上天主教徒的标签,讨好美国主流吗?
?
(责任编辑:admin)
- ·撸过那么多科幻剧,直播剧《唛姬Maggie》
- ·当特种兵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娱乐说〗张歆艺和蒋欣之间的真实关系
- ·腾讯“云+校园”| 万万没想到,95后是这
- ·韩寒拍《乘风破浪》用的高逼格装备、剧组
- ·《爸4》独家逗趣幕后花絮 还有刚出炉的安
- ·五哥拍到了黄子韬那部遗失手机的最后一刻
- ·【一年生】百度云资源_百度网盘链接_百度
- ·卓伟道歉恺威幂幂,真是打脸啪啪啪的节奏
- ·诗诗也要怀孕了?心疼胡歌的幸福指数。
- ·《RM》的感动终将被停止,7012终将止步20
- ·“世界这么小,你我都认识” ——《咱们
- ·她是5年被抓3次的台湾毒后,曾多次割腕自
- ·《爱情公寓》的林宛瑜被曝已结婚?原来她
- ·啃洋葱,嚼大蒜,爆菊花!这群欢脱的神经
- ·一言不合就啃脚!安吉和甜馨可以组成“东